像面对坚硬的混凝土一样,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背景下,我国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也处于攻坚阶段。所以如此,一是混凝土在我国的建设中仍是无法取代的基础建材,二是它的使用带来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破坏。在两难之中,行业要发展,就必然要开辟出新的道路来。
经过研究探讨,业内人士和主管部门开出的方子是:行业要实现绿色化转型,混凝土要实现功能化发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混凝土的“二化”,即绿色化和功能化。
绿色化应对的是大的节能减排的环境,不这样,绿色的潮流迟早会将混凝土边缘化甚至淘汰。即使混凝土目前在城市建设和工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长期下来,人们谁也不会饮鸩止渴,一边住着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楼房,一边望着秃山、吸着粉尘,奋起改变那是必须的。
功能化则是为了适应现实世界日益增加的需求。使用混凝土求的是坚固,过去人们需求简单,抗风、抗水、防地震就OK了,如今人们的建筑物可以藏山内、入海底、傍峡谷、耸云天,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坚固,功能化必不可少。这就是说混凝土要有适应多种需求的能力,否则应该只剩下前景堪忧这一条路了。
严格地说,行业实现绿色化转型、混凝土实现功能化发展还在进行中,用时下的流行语就是还在路上。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也有个远近长短的问题。为此,业内专家早已指出,就绿色化而言,首先是转变认识,以为沿袭传统生产方式就可以高枕无忧、安坐头把交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其次是必须实现清洁生产,如预拌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产品。同时,还要实现利废,实现标准化,还有BIM的广泛利用。就功能化而言,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是研究和探讨,实践是运用加总结,目标就是如何实现混凝土前所未有的性能,具体表现在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等方面。
这里必须说说关于混凝土的研究问题,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对我国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还在期待中,研究自然正处在进行时。
如果研究已经完成,但却在实践生产中缺位,那就又涉及到成果转化的问题了,这是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好在混凝土行业对混凝土的研究和探讨十分重视,不仅有持续出版的理论刊物,还有此起彼伏的学术技术交流。如最近由中建西部建设承办、在成都召开的“第十二届高性能混凝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技术交流环节,国内外混凝土行业专家、学者作了47项学术报告,涉及现代混凝土高性能化发展方向、现代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混凝土高耐久性技术、混凝土3D打印技术、海洋建设工程与材料研究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国内外混凝土的认证及检测技术对比等。这样的学术技术交流把最新的理论思考贡献出来,对于混凝土功能化目标的实现自然好处多多。
此外,这样的学术技术交流不仅可以推动我国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还可为促进混凝土行业乃至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前瞻性思考和有益的探索。正如中建西部建设副总经理王军所说,此次会议对于推动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促进高性能混凝土新理论、新方法、新设备、性能测试与评价新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必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可以说,混凝土的“二化”的实现是完全可以期待的,其中,绿色化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应该会更早到来,而功能化的实现虽然不排除跳跃发展,但基本上是渐进的过程。而不论是哪一化,在实现之后,则还会继续深化,因为时代还在前进。